为何古人用砒霜治病?透过现象看本质,它早已不仅是毒药暗器了

亚洲365bet 📅 2025-10-26 21:12:07 👤 admin 👁️ 1660 ❤️ 22
为何古人用砒霜治病?透过现象看本质,它早已不仅是毒药暗器了

在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有这样一段情节,常威诬陷戚秦氏下毒谋害家人,仵作作伪证,在尸体中验出剧毒,并在糖水中发现剧毒砒霜,而以此为证据让戚秦氏饱受牢狱之灾。砒霜有毒,作为毒药,时而被涂在暗器之上,时而被制成药物,作为暗杀利器。它给我们的这些印象大多数来源于我们所看过的武侠小说或是影视剧作品。那么,历史上,我国古代时期,砒霜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至今,而今又做什么用呢?

一.看古人如何巧用砒霜

我国关于砒霜最早的学术研究出现在距今1500年前,在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中有过记载。《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书中详细描述300中的药物性状与易混药物的差别,是中药鉴定学中的重要文献。

“雷公云∶凡使,用小瓷瓶子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三件便下火?,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却入瓶盛,于火中?,别研三万下用之。”——《雷公炮炙论》

砒霜又名白砒,是传统的剧毒类矿物中药。是我国古代投毒时的典型代表药物。我们最熟悉的一个死于砒霜的故事,就是武大郎。水浒传中武大郎因喝下含有砒霜的药物而中毒死亡。明朝名相张居正死于砒霜,清朝末期的光绪帝也被传死于砒霜中毒。

1.智取砒霜,古人巧思

那么古代的砒霜究竟是什么呢?古人如何得到它的呢?《天工开物》中有此记载:“凡烧砒,下鞠土窑,纳石其上,上砌曲突,以铁釜倒悬覆突口。其下灼炭举火。其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度其已贴一层厚结寸许,下复息火。待前烟冷定,又举次火,熏贴如前。一釜之内数层已满,然后提下,毁釜而取砒。故今砒底有铁沙,即破釜滓也。凡白砒止此一法。红砒则分金炉内银铜脑气有闪成者。”

经过现代科学分析,砒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三氧化二砷,一种白色的无色无味粉末,外形看上去和面粉很像。而古代砒霜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一种砷黄铁矿,古代一般称其为毒砂或白砒石。我国古人早早就掌握了蒸馏冷凝技术。他们将砷黄铁矿放在大锅中高温熏蒸,冒出的白烟在锅盖上凝结成白霜,凝结的白霜就是古代的砒霜。砒霜的名字也是因此而诞生的。

2.银针探毒,确有其事!

我们也经常在电视剧中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达官贵人或是行走江湖的侠客们都会随身带一根银针。每次吃喝前都要用银针试毒。这件事我们从历史上是可以找到根据的。以清朝皇帝为例,皇帝吃饭时,每道菜都使用皇家御制的银器盛放,在菜的旁边再放一个银牌,皇帝每吃一道菜,太监就会将银牌放在食物里试一下,以防有人下毒。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

我们都知道古代砒霜是通过粗蒸馏得到的,它本质来源于自然界的矿物质。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古代提取的砒霜并不纯净,其中含有硫化物以及其他矿物质。也因此,古代的砒霜并不是真正的白色粉末状,往往呈现红色,于是,呈现红色的这部分砒霜就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另一个毒药——鹤顶红。其实鹤顶红就是砒霜。因为硫化物与银会发生化学反应,让银变黑,所以就出现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银针试毒。

当然,这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古代的砒霜不够纯,所以这种方式可行。但当砒霜被提取到纯净,剔除了硫化物,银与砒霜就不会发生反应。所以,银针试毒这种方式检测的不是砒霜,而是硫化物。就像前一阵的一个新闻,有人用银针试探鸡蛋,银针变黑,这并不是说鸡蛋有毒。所以在古代,这种方式可行,在现代,是不可行的。

虽然砒霜的名气很大,但是如果去详细的查询关于砒霜的问题,你会发现古代真正死于砒霜投毒的案例并不多。我们从影视剧和小说中看到的砒霜和它在古代真正的作用有很大的差别。在古代,它并不是一个专门用来杀人的毒药,反而是治病救人的良药。甚至,优秀的古代人民还找到了砒霜除药用以外的其他价值。

3.古代美女为了变白所用的极端手段

自古以来女人爱美是常态。然而古代的女孩子为了美,竟然肯付出生命的代价。古代女子一般化妆主要是以妆粉,黛粉,胭脂这三类为主。妆粉类似现代的打底,古代将米研磨成白粉,或是白铅粉加水,做成固体膏状,涂在脸上以增加美白度。但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更好更自然的效果,每天食用微量的砒霜来美白。少量的砒霜可以使皮肤暂时变白,但长期服用终究对身体有害,这也成为我国古代女子的寿命普遍不长的原因之一。当然,砒霜在古代最最重要的角色还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

二.你可能从未了解过这样的砒霜

砒霜作为我国治病的药物也是历史悠久。其主攻以毒攻毒,药性骏猛,有蚀疮祛腐、杀虫、截痰、截疟等作用。在《本草蒙筌》中记载,砒霜被用作“溃坚磨积”的作用。宋代医著《鸡峰普济方》中记载,将杏仁皂矾、砒霜、南粉、朱砂同用,共为末,以汤浸蒸饼为丸,临卧服 ,翌日虫即可从大便排出。用这种方法来做体内驱虫。

《魏家藏方》中有另一药方将砒霜与其它药物共用,来治疗痔疮。《本经逢原》中也有一段提及,肯定了《魏》书中的理疗方法。《本经逢原》曰 : “枯痔散 , (砒霜)与白矾同用, 一七日痔枯自落, 取热毒之性以枯歹肉也。”实为经验之谈。而现代临床众多治痔多宗枯痔散方而来,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对于砒霜的运用已经很成熟。

除了上述用途外,古代医学还将砒霜用于各种疮病,咽喉肿痛,牙痛以及恶性肿瘤当中。如《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的硫磺丸。将砒霜搭配伍硫磺、阿魏、密陀僧、安息香、朱砂、乳香、麝香等炼为丸再口服,可治噎膈(类似现代食道癌)。不仅是文中提到的这几种病症,包括很多皮肤类病,口腔类病以及癌症等疑难杂症,在古方中都可以找到砒霜的身影。因此,砒霜在我国真正的价值不是用作毒药,更多的是一种用来治病救人的良药。

三.你身边处处都有砒霜的身影。

1.古典医籍影响现代医学

那么回到现代,砒霜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呢?在现代医学中,依然有砒霜的存在。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砒霜的提纯工艺日渐成熟。经研究发现,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具有极大的药用意义。临床应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对于初治患者的疗效高达90%。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医学的重大贡献之一。

2.当砒霜走进科技发展

而除了医学领域外,从砒霜中发现的砷及砷的化合物在现代化建设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砷具有半金属性,因而将砷用作合金材料。在军事工业中,用于制造子弹头,军工毒药和烟火等。而铜和砷制成的合金则可以显著降低铜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这部分现代被用于生产火车的部分高温零件。

高纯度的砷的提取物则具有半导体的特性,在半导体材料硅中掺砷后成为N型半导体,这种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大大加强。这种材料也被广泛用于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制造中。这些都是源于对砒霜的研究而发展来的,由此可见,砒霜的发现对现代科学文明的发展也是有难以磨灭的影响。可以说砒霜一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3.危险可能在身边,当你真的误食砒霜怎么办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说法,说吃海鲜不能吃水果,会中毒。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科学研究证明,部分海鲜中含有砷类物质,而砷又分为三价砷和五价砷。五价砷基本无毒,三价砷含有剧毒。我们日常吃海鲜摄入的为五价砷,但当五价砷遇到维c这种物质,便会变价成为三价砷,此时就会有剧毒!因此,不是说吃海鲜不能吃水果,而是吃海鲜不能摄入大量维C!当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维 c大部分摄入来源都是水果,因此也就有了海鲜不能和水果同吃的说法。但生活中总是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一旦我们不小心真的砷中毒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

砷中毒的主要表现为肠胃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初时咽喉有灼烧感,咽干口渴,腹痛,便血等症状。严重者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如出现此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有可能食用了含砷类物质,而引发砷中毒。如发现有可能为砷中毒迹象,应立即进行催吐,大量喝水或淡盐水,将胃里的食物吐出,然后立即赶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当然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能误食砷类食物的可能也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时候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你真的拉肚子了。

其实砒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我们却又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它。它是毒药,是宫斗剧中必不可少的后宫毒器,是武侠剧中暗器上的杀人利器,但同时,它更是一味济世救人的良药。尤其是它对于后世医学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更是我们应该去了解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了解历史,要去学习历史。时代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是享受,而唯有回顾历史,才能发现一件东西从无到有是怎样的过程。而在了解过程的过程中,才会知道曾经走过哪些对的路,哪些错的路。历史不仅仅是缅怀过去,而是用过去的经历帮你排除不对的选择。

三.总结。

现在这个高科技横行的时代,我们的生活都被碎片化的信息所占据,我们往往被一个片段所影响。其实我们永远做不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但我们要想到,一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就像砒霜,如果不去了解它,我们永远都会认为它只是个毒药。

相关推荐

超话创作官帮助说明
亚洲365bet

超话创作官帮助说明

📅 08-23 👁️ 8502
3000块兜不住情怀,锤子自降身价欲何为
亚洲365bet

3000块兜不住情怀,锤子自降身价欲何为

📅 08-12 👁️ 2542
地壳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亚洲365bet

地壳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 09-15 👁️ 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