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政务公开   > >  计划规划
姚安县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要点
来源: 姚安县教育局 | 访问量:298 | 发布时间: 2017/10/27 10:09:07

2017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姚安县教育局在省州县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建设平安单位,打造平安姚安”的要求,紧紧围绕“义务教育促均衡、普通高中提质量、职业教育上水平、学前教育全覆盖”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实施“文教兴县”、“人才强县”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红线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的原则,积极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以强化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品安全工作为重点,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为契机,以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治理和隐患排查为突破口,以确保学校安全为目标,以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平安、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线,不断健全完善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示范校”等一系列富有学校特色的“平安”建设活动。目前,我县教育系统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品安全工作已形成学校校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安全营养,规范有序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已成为全县教育系统最大的惠民工程。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基本情况

    2017年,全县共有80所中小学符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其中中学9所、小学71所),涉及中小学生13422人(其中中学5126人,小学8296人)。寄宿制学校47 所,涉及中小学生 5017人(其中:中学3377人,小学1640人)。

    二、主要做法

    (一)强组织建机构。继续强化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牧局、卫计生局、监察局、审计局、教育督学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领导,各学校也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组织领导。

    (二)强机制建保障。一是研究制定了姚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资金管理办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实名制管理等27项管理制度,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严格管理程序,加强资金监管。县教育局设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兼职会计人员,制定了学校食堂供餐资金拨付、结算报账和监管办法,规范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程序,做到了日清月结。同时,邀请县财政局、审计局、县纪委等部门加大对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不打折扣。三是健全应急机制,强化饮食安全管理。始终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成立姚安县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县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强化卫生、药监、农业、经信、工商、质监等相关成员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做好日常综合监督检查,严把食堂食品采购、运输、存储、制售、试餐、陪餐、留样、消毒等“七个关口”。建立健全大宗食品统一招投标制度,做到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严把食品源头安全关。分类制定学生安全管理措施,紧抓学生用餐、教师试餐陪餐等重点环节,落实岗位责任,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四是畅通监督渠道,强化过程监管。充分发挥膳食委员会职能作用,加强营养餐日常管理。同时,积极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形式,适时邀请各相关部门加大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监督。五是建立健全了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品安全领导干部包干责任制,全面实行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品安全责任包保制度。

    (三)重宣传强教育。按照省、州要求,在教育局门户网站和《姚安?教育》简报开辟营改计划信息专栏,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进行动态宣传报道,编发工作简报,开办QQ群,大力宣传政策,通报工作动态,指导各学校开展工作。各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制度,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公众意见箱,建立公开公示栏,及时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进展、运行情况、资金管理等内容向社会公示,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强化宣传教育,各学校通过晨会、家长会、橱窗、宣传栏、标语、横幅、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政策措施和要求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规范、安全、有效实施。

    (四)重落实强措施。一是抓紧细化具体工作方案。始终坚持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并进行重点部署。积极会同有关监管部门研究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督促指导各学校建立健全各个环节的监管制度和措施,且每学期联合相关部门到学校督查不少于一次,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各项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人员培训。2017年3月,邀请市场监局的相关专家对全县中小学校(园)长、食堂负责人、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确保人人掌握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制度要求和具体操作规范知识。同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针对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切实增强师生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三是严格落实监督检查措施。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中小学校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重点场所,针对原料供应、加工操作、餐具消毒、场所环境卫生、人员健康检查等各个环节,制定和落实具体的监管措施。明确专人负责,督促指导学校食堂和供货企业严格落实索证索票、查验记录、购销台账、留样备查等制度,做到源头可控、流向可查。密切监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抓好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建议。四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全县各学校都制定了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疫情应对等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做好相关演练工作。

    (五)强制度严监管。一是认真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姚安县教育局历来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全县各学校强化思想认识,始终坚持把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结合全县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通知》、《姚安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姚安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姚安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制度的通知》,强化了制度保障,夯实了岗位责任,时刻紧绷食品安全弦。二是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强化思想意识保障。各学校结合学校食品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了各种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安全教育课、专题讲座,宣传栏和橱窗、板报,学校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大对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相关食品卫生及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广泛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逐步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增强了食品卫生安全防范能力,努力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同时,还结合季节特点,紧扣各种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预警工作。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强化管理保障。要求各学校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常规自检自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按要求及时予以整改。2017年3月、9月,县教育局积极邀请县市场局等部门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专项整治,组成检查组11个,出动执法车辆13台次,检查学校89家次。2017年高考期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四是强化学生用粮的扦样检验和整改工作。2017年,对全县学校食堂大米和食用油扦样15批次(其中大米10批次,食用油5批次),大米1批次不合格(碎米率超标),合格率为90.0%,食用油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40.0%。接到检验报告后,对光禄镇光禄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大米不合格)和姚安一中三食堂、四食堂(自行采购食用油不合格)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及时告之严重性,同时对检验不合格批次大米和食用油进行了更换,强化供货质量保障。五是全力推进“明厨亮灶”和食品监管网运行工作。按照县市场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全县教育系统在2016年10所“明厨亮灶”学校和7所食品监管网学校建设基础上,全县教育系统所有食堂全部纳入“明厨亮灶”建设范畴,各学校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做好了“明厨亮灶”和食品监管网运行工作。六是严格管理程序,加强资金监管。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县教育局在计划财务股设立了兼职会计人员,制定了学校食堂供餐资金拨付、结算报账和监管办法,规范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同时,加大实名制管理,加强公示工作,着力推进“阳光校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学校工勤人员素质差异较大,难于管理。目前,我县后勤临时人员208人,其中顶编代炊(寄宿制)92人,营养餐钟点工116人(思源学校15人)。由于营养餐钟点工工资(乡镇、大成中学)工资标准每月540元,薪酬较低,人员流动频繁,学校难于管理。

    (二)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由于食堂人手原因,教师除了教书育人的天职外,还承担了买菜、帮厨、试餐、分餐等繁重的营养餐工作任务,分散了教师太多的精力,严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三)学校分布点多面广,膳食结构有待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我县绝大多数学校地处边远山区,布点分散,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学生食堂食品采买十分困难,膳食结构单一,学生食品安全监管难度较大。

    (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亟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县食安委、县市场局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学校营养营养改善计划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各界对教育关注高、理解少,要求严、呵护少,期望高、帮助少,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良风气严重冲击校园,学校在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流动食品商贩整治)时显得衣襟见肘,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困难重重。


2018年工作要点

    (一)强化“三个”责任主体,推进营养餐实施工作。一是强化县级政府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从工作计划安排、经费保障投入、过程监督检查、食品安全事故、群众满意度测评五个方面评价政府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成效。二是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实行包联负责制和监管责任制,从履行工作职责、职能作用发挥、联合监督监管三个方面考评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三是强化学校实施主体责任,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从学校食堂管理、学生食品安全常识教育、食品安全事故、学生营养健康、实名制学生信息填报、营养餐资金管理六个方面严格考核营养餐实施情况。

    (二)推行“三统一四公开”,提升学生营养健康。一是全面推行学生营养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食堂大宗食品(大米、食用油) “三统一”,即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实行食品采购公开招标,实行企业配餐准入与退出机制,实行食品进入校园查验制度,严把食品质量关,确保学生饮用食品既营养又安全。二是全力推行学生营养餐“四公开”,即实施学生人数公开、学生营养食谱公开、营养餐资金公开、举报电话公开,接受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监督。三是建立县级学生营养专家委员会和学校营养膳食委员会,全面开展学生营养体质检测和营养食谱电子营养师检测,不断改进和调整学生营养食品,加强学生营养健康。

    (三)运用“四个”网络平台,精准实施学生营养改善。一是用好学生营养餐实名制信息系统管理,扎实开展学生营养餐实名制信息填报工作,做到数据准确真实。二是认真细致做好学生营养餐双月报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学生营养餐进展情况。三是打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阳光”工程,利用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平台,强化监管。四是利用好《姚安?教育》简报及时公开国家政策和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先进经验和典型。

    (四)突出“三抓三促进”措施,确保学生营养健康安全。一是抓学习抓教育,促进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和《食品安全法》、《姚安县学校食堂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营养健康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二是抓培训抓制度,促进学生营养餐工作能力提升。今年重点推进学校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食品安全法》、《姚安县学校食堂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三大内容培训,重点建立完善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和学生营养餐管理制度,分级建立学生营养餐工作档案资料,促进学生营养餐实施水平提升。三是抓管理抓落实,促进学生营养餐顺利实施。按照“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强食品采购管理、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加强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宣传监督管理”六加强管理措施,全面抓落实,用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手段促进学生营养改善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姚安县教育局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关闭
政务服务
网上大厅
网上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