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委组织部扶贫联系点在开展感恩教育中,着眼讲的透彻,听的明白,做的自觉的目标,注重以“实”增效、以“实”深效,确保人员、内容、效果的落实。
一是筹划务实。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指示精神,坚持把“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紧密结合联系点的实际,细化内容,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小康”经常性思想教育,教育注重与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与宣讲党的扶贫政策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结合,时间上划整为散、见缝插针地开展,形式上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语言上采取彝语、方言和普通话进行,接受教育的对象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组织实施,确保教育全覆盖,一人不漏。
二是组织严实。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对“谁来讲、在什么地方讲、谁来听”等要素进行了规范,坚持按计划宣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开设“微讲堂”,制作“微电影”,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书写标语300多条,制作宣传画80多幅,整理了脱贫攻坚政策普及读物100余策,发放到每位贫困户家中,确保政策知晓到位。区分月份、季度和借助全国第四个扶贫日,州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注重扎实打基础,跟进抓教育,轮流深入到联系点开展教育、宣讲政策;组织部党总支结合开展“两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深入农户家和村间地头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小康”专题活动,坚持教育内容跟着现实思想定,确保教育的针对性。积极鼓励贫困人口及老党员主动参与,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贫困户,邀请党员致富带头人、不等不靠自强人,孝老爱亲孝顺人,知恩图报厚道人,诚实守信的诚信人等现身说教,广泛开展“一亮四带”和“我是党员户,大家看我行动”活动,让贫困户在听着“看得见摸的着”的故事时产生共鸣,激发贫困群众要树立“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自强骨气,树立战胜贫困的决心和勇气,把事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充分认识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取干的毅力和决心,自力更生,谋求发展。
三是效果真实。通过深入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和行动,形成了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厚氛围,全村自强意识、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全面小康的意识显著增强,农村文明风尚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先后有近500人外出打工,79户贫困户加入肉牛养殖合作社、16户贫困户种芥菜,等等,正在开展C,D级危房改造加固,14户改造户不等不靠,自筹劳工投身到改造工作中,向好、向上己蔚然成风,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吴成东)